| 
TongRDS介绍 TongRDS(简称 RDS)是分布式内存数据缓存中间件,用于高性能内存数据共享与应用支持。RDS为各类应用提供高效、稳定、安全的内存数据处理能力;同时它支持共享内存的搭建弹性伸缩管理;使业务应用无需考虑各种内存的复杂管理。 TongRDS采用Java语言纯自研架构,且完成了大量国产环境兼容适配性测试,对国产环境有很好的兼容性。 TongRDS内核完全自研,避免了Redis安全漏洞和接口后门,并且提供了国密加密技术,因此保证了更好的数据安全。 TongRDS完全兼容Redis中间件,应用迁移成本几乎为零。  
TongRDS部署(单机)部署模式为了应对各应用系统从 Redis 迁移到 RDS 的需求,最大可能减少迁移带来的技术改造和运维调整工作。RDS 设计上采用:从外部接口角度完全100%模拟 Redis 各种部署模式。主要有单节点和集群两种最常见的部署模式。  
单节点模式RDS 单节点模式,采用单个 RDS 节点部署架构,没有备用节点实时同步数据,不提供数据持久化和备份策略。这种模式部署简单,适用于开发测试环境中,或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纯缓存业务场景。  
 
集群部署模式RDS Cluster 集群能起到很好的负载均衡的目的。集群节点最小配置6 个节点以上(3 主 3 从),其中主节点提供读写操作,从节点作为备用节点,不提供请求,只作为故障转移使用。集群中采用虚拟槽分区,所有的键根据哈希函数映射到 0~16383 个整数槽内,每个节点负责维护一部分槽以及槽所印映射的键值数据。 下文采用单节点部署模式,生产环境请使用集群部署方式。  
  
 
单节点部署单节点部署由两个部署单元组成: - RDS服务节点部署包:XXXX.Node.tar.gz
 - RDS中心节点部署包:XXXX.MC.tar.gz
 - 1、获取RDS发行版打包文件以及license文件,并上传至服务器。
 - 2、解压中心节点部署包,会创建pcenter目录,中心节点所需文件皆在该目录下。
 
 
 - % tar -zxvf TongRDS-2.2.1.2.MC.tar.gz
 
  复制代码 
 - 3、etc目录下主要存放RDS中心节点的配置文件。
 
 
  - WebService.type=default
 
 - WebService.nodes=1
 
 - WebService.node0=127.0.0.1:6200
 
  复制代码 
 
 - 5、 进入bin目录,执行 ./StartCenter.sh,看到以下内容时,代表中心节点启动完成。
 
 
 - Service-Port 6300 is listened
 
 - JMXServer start at 29054
 
 - Center start.
 
 - Center stoped.
 
  复制代码 
- 6、 解压服务节点部署包,会创建pmemdb目录,服务节点所需文件皆在该目录下。
 
 
  - 7、进入etc目录,修改cfg.xml中Redis连接配置
 - <server>
 
 -   <Listen>
 
 -     <RedisPort>6379</RedisPort>
 
 -     <RedisPlainPassword>true</RedisPlainPassword>
 
 -     <RedisPassword>123456</RedisPassword>
 
 -   </listen>
 
 - </server>
 
  复制代码 
  
- 8、进入bin目录,执行./StartServer.sh,看到以下内容时,代表服务节点启动完成。
 
 
 - Server starting...
 
 - Memory cache create ok.
 
 - Begin to listen 6200
 
 - Waiting for synchronization 10 seconds
 
 - Rescuing data..
 
 - Rescue data ok.
 
 - Begin to listen 6379
 
 - JMXServer start at 29094
 
  
- Server started.
 
  复制代码 
JeecgBoot集成TongRDS配置及测试- 1、 打开JeecgBoot项目配置文件,修改redis连接配置与上文一致。
 
 
  - 2、启动项目,项目成功启动未报错。
 - 3、启动前端项目,并访问登录,未见异常。
 - 4、使用TongRDS自带的客户端pmemdb/bin/Client.sh访问RDS查看keys。缓存数据已正常存入RDS中。
 
 
  至此JeecgBoot集成TongRDS完成  |